【原创】王润身:愿嘉兴市的质量检验人才不出现“断层”
  • 信息来源: 嘉兴质量协会
  • 日期: 2018-05-14
  • 浏览量: 1,153 次

《王老师读书日日签》

日本制造出现质量检验人才“断层”现象,我们怎么样?

日本企业曾把“拧干毛巾中最后一滴水”作为口号,造成片面追求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大量裁减被认为“不创造价值”的质检人员,结果导致一些日本企业流出不良品增加。甚至在检验人员缺乏的情况下,质量数据造假,连大名鼎鼎的神户制钢所也被爆篡改质量数椐,波及丰田、三菱、波音、空客等300多家用户,震惊世界,被日本媒体称为“动揺日本制造”的“神户冲击”。

质量检验人才的“断层”对日本制造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但中国制造企业这么多年来,似乎並未感觉到。许多企业的质检人员是由原来的操作工直接转岗,不了解质量检验的职能、方式;不熟悉测量工具的应用、保养;没有或看不懂质量检验的规程,缺乏帮助操作工分析质量问题的技能;在批量生产的企业中还迷信只有全数检验才是最准确的,如此等等,造成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成品没有及时发现,有些流入客户,由此造成的包括信誉损失在内的损失费用,《朱兰质量手册》中提到要占成本20-30%,国际质量研究院原院长、亚太质量组织顾问、美国哈林顿博士也曾在亚太质量组织大会上和我说过:中国企业可能忽视了由于客户接收了不合格品所造成的高达相当于成本20%以上的信誉损失。

“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句名言並不是要否定检验。因为由于设计、制造水平的限制,除非特殊的单件或微小批量产品,要不产生不合格品是很困难的,这时就需要检验把关、分析报告,並和操作工商量如何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十一年前,我在日本企业考察时,为他们检测仪器的先进,在线检测的水平,检验点的科学安排,抽样检验与统计技术的熟练应用,检验结果的可追溯性等,深感震惊,可能是我见识太少,我至今还未见过国内有丰田公司这样的严格检验。

嘉兴市质协秘书处同志告诉我,不少企业希望再听我讲的《质量检验》课,我觉得这是好事,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质量检验的重要性了,如身体无大碍,七月初开课。抽样检验方案上的小字,我的眼睛已看不清了,拟由我的助手代读。

对于一个已经七十五岁的老人,这虽然几乎又是一场“以命相搏”的授课,但我愿意,並准备以此培养我在质量检验上的学术继承人,毕竟像我这样自从大学毕业后,从车间质检员做起,连续五十几年从事质量专业工作,又始终坚持学习的科技工作者,已可进“博物馆”了。

愿更多有志于质量事业的同仁成为我的质量学术继承人,並发扬光大,使嘉兴不会出现质检人才的“断层”。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