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嘉兴质量协会
- 日期: 2019-01-17
- 点赞: 6
- 浏览量: 1,586 次
《王老师读书随想》
从官员与企业家吃饭和国家取消名牌评比所想到的
官员与企业家一起吃饭喝酒竟然也成了争议的话题。有媒体报道称:马云认为应该吃,吃饭才能讲真心话。有的地方还发文鼓励官员和企业家一起吃饭。而另外一大部分人则不赞同马云先生的观点。
官员和企业家不一起吃饭喝酒,就不能讲真心话?其他场合说的,就不完全是真心话?难怪现在一些官员说假话,包括近日落马的,说假话又涉嫌受贿的陕西省委原书记。仅仅是因为没地方吃喝了才敢欺骗中央吗?若马云先生果真发表过这样的高论,实在不敢苟同。
正确处理政商关系,关键是各自摆正位置,敬畏法律。否则形式再多,也会有腐败。记得当年流行“四菜一汤”来限制官员大吃大喝。结果是“四菜”成了“四大拼盘”,菜比以前没规定时还多,酒也没少喝,还在饭桌上开起了权钱交易的“预备会议”。就以“评比名牌”为例,已有多少政府官员因“饭桌上定名牌”而落马,一些企业家及时反戈,与腐败官员划清界限,当上了“污点证人”。因此,当法治、规则不受尊重时,再吃再喝也吃喝不出一个“真感情”出来。
纵观相对发达国家,官员和企业家一起吃饭都受到严格限制,个别官员和个别企业家一起吃饭喝酒,更有“瓜田李下”之嫌。哪里还有政府发文鼓励?哪里还有为某些企业“评名牌”,除非官不要当了。
仔细想想,也许提出此看法者也有难处。一些官员不能和企业家一起大吃大喝后,干脆不下企业调研了,该作为的也不作为了,企业有困难更无处诉说。而且我国官场有些部门热衷于“一刀切”,不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使一些正派的官员也不一定吃透上面的政策。比如,若地级市的一名官员到路程较远,地处乡镇的企业调研,才谈了或看了一半,已值中午,周围又无饭店,总不能让这官员饿一顿,下午再调研?所以,还是得实事求是,在企业食堂里吃一顿不喝酒的简单工作餐,即使和企业家坐在一起吃,或者和企业员工坐在一起吃,我看也都很正常,但这和是否涉及企业家“讲真心话”,应该无关。
这个奇怪的话题反映出当前的形式主义还很严重。其实,表面拥护,实际不作为;“一刀切”、“层层加码”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都是对党中央大政方针的歪曲。如果大家都认真学习,切实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定,这样的争议就不会发生。
但愿今后这样很明白的话题争议少些,再少些。而对一些应该争论的问题,就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如嘉兴市质量协会二十年如一日地反对政府为企业质量背书;反对评比名牌,主张产品质量是靠竞争出来的。现在,这个观点终于变成了现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宣布取消评比名牌,说明我们讲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真话。而这种坚持来源于科学,恰恰是最最珍贵的。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