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19-03-18
- 点赞: 25
- 浏览量: 4,800 次
《王老师读书心得》
原国家质监总局为什么有那么多官员落马?
继原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杨刚落马后,3月1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又宣布原国家质监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落马。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仅2015年这一年,国家质监总局就有7名司局级官员,5名处级官员被查处,当年核实反映干部问题线索63件,可谓创造国家部委落马官员人数新记录。
不仅是原国家质监总局的官员落马,连其主管的官办协会也利用公权力影响,以权谋私,小小一个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副秘书长居然也“光荣”地成为落马官员。
当人们点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同志上任后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取消名牌评比;取消著名商标评比;取消制定、起草标准的起草人署名;取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评比。强调要对假冒伪劣制造者“最严厉的处罚”,“让其付出付不起的成本”等等。条条措施切中时弊,雷厉风行时,不禁想起,这些事很多本来应是原国家质监总局做的,为什么一直不认真做?尤其是取消名牌产品评比,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社会各界对政府评比名牌,为企业质量背书的行为质疑和批评不断,原国家质监总局表面上“暂停”了“中国名牌产品评比”,实际上却继续放任、支持各地质监部门继续评比省、市、县名牌产品,或者想出新的名义来继续为企业质量背书,忽悠民众,误导企业。这后面必然隐藏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一个政府部门如此无视法律,把“产品质量法”有关国家机关不得向社会推荐生产者产品的规定置若罔闻,其胆子之大也算是够“奇葩”了。
一系列“奇葩”的行为背后,人们有理由怀疑,原国家质监总局的反腐败斗争究竟是否彻底?
多年以来,不少地方的质量技术监督与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落马官员也多与利用各种评比、行政审批的公权力,收取贿赂有关。这种被扭曲了的政府行为,既影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也葬送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腐败官员自己的前程。
因此,人们从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大大增加了提高我国产品质量的信心;从魏传忠等人的落马进一步体会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人们也更加盼望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彻底消除权力寻租的土壤,使我国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更快提高,产品质量更快实现赶超。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