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一根头发丝引发的思考,“工匠精神”不是喊出来的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19-06-24
  • 浏览量: 1,460 次

《王老师读书心得》

昨天嘉兴质量网转载的“经验分享 一根头发丝引发的清洁度管理”,值得一读。

这篇文章生动地告诉我们,提高产品质量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我在上课时,也曾提到我在奔驰德国工厂亲眼看到过的一根头发丝造成质量问题的事例。喷涂工场喷涂的一辆汽车车体上有一条浅浅且细细的色差,经过调查,是喷涂前车体上有根头发丝未去掉之故。为什么有头发丝?因为有的员工不按规定戴工作帽。于是奔驰德国工厂喷涂工场,把这质量有问题的车体固定在工场门口,并在车体边上画了一幅漫画,在工作帽上加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提示员工进工场必须戴工作帽,否则就易出现这样的事故。工场管理者告诉我,这是一个标准作业指导书,但是临时性的,当员工都习惯于进工场戴工作帽了,这个标准作业指导书也可不要了。

无独有偶,我在日本本田公司也见到过这样一幅漫画形式的作业指导书,有个车间,进车间时,工人必须佩戴一个特制的安全钥匙,这样才能确保工人安全,但有些员工往往忘戴安全钥匙,造成隐患,于是车间就画了这样一份安全作业指导书,这其实是一幅漫画,画面上是一名员工没有带安全钥匙想进这个车间,后面有只手紧紧拉住这名员工的衣领,不让他进车间。这个“安全作业指导书”贴在车间门口,十分注目,车间的一位班长走过来,指着这份“安全作业指导书”,自豪地说:这是我们QCC的成果。

奔驰德国工厂与日本本田公司这两份作业指导书,指导的要点明确,漫画又带点卡通形式,既生动又易引起员工注意,比较起来,我们不少企业的作业指导书,长长大篇,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所带来的效果必然不一样。

尽管两件事情已过去十几年了,但我记忆犹新。细微深处抓质量安全,任何一个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都不放过,而且编制的作业指导书让员工易理解,易执行。更令人感到,“工匠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认认真真培养出来的。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