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article' in /var/www/html/wp-content/themes/jiaxinzhiliang/single-article.php on line 27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Attribute' in /var/www/html/wp-content/themes/jiaxinzhiliang/single-article.php on line 27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Attribute_source' in /var/www/html/wp-content/themes/jiaxinzhiliang/single-article.php on line 27
【原创】王润身:三星爆炸门的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 信息来源:
  • 日期: 2017-01-24
  • 浏览量: 1,918 次

 三星Note7爆炸门终于真相大白。三星经过五个月的调查确认,问题出在电池的设计与制造。设计是三星自己的,而电池的制造则由两家供应商提供,一家是三星的子公司,另一家供应商总部设在中国香港。

    现有公开的信息显示:设计存在的缺陷主要是采用了较薄的隔离膜,电池容量密度太高,一旦手机受到挤压,电池内部的薄膜电极就有可能相互接触,短路发热起火等等。而制造更是有点”粗制滥造”。焊接过程产生大量毛刺,易刺穿隔膜或绝缘胶带;绝缘胶帶没有和接片对准,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一部分电池竟然没有使用绝缘胶带。

    还有,令中国用户气愤的是,三星在Note7爆炸出现后,开始居然不承认中国市场上的Note7也有问题,声称中国市场上的电池是另一家,即香港的供应商提供,电池不会爆炸,可是结果还是炸了。

     如果按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分析,三星的质量管理体系至少有三个子系统出了严重问题。一是设计和开发的控制,从设计输入到设计评审、验证、确认都没有遵照标准要求,尤其是在设计输入中当要求强化手机某项功能时,忽视了因此而可能帶来的潜在不良后果;设计输出中的”产品接收准则”则可能没有涉及产品在特定条件下会引起发热、起火、爆炸的项目;(15版的8.3条款;08版的7.3条款)。二是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15版的8.4条款;08版的7.4条款),从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至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验证都违反了标准。两家电池供应商都不具备满足要求的能力,否则后果也没有如此严重。三是不合格输出的控制,亦即不合格品的控制(15版8.7.1条款;08版的8.3条款)。已经知道产品存在爆炸的可能,还是主观臆断中国市场上的Note7没有问题,拒绝召回,最后自己打了脸。

    还有一个问题也令人费解,外部供方提供的部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进货验证时没有发现,整机放行时的检验也无法发现?若果真如此,风险岂非太大?那么,为什么还不能确定其违背了”产品和服务的放行”即”产品的监视和测量”(15版8.6;08版8.2.4)的要求?这是因为三星在公布调查结果时,没有提及Note7的产品接收准则。如果产品接收准则根本没规定与发热、起火、爆炸相关的项目,而产品放行时的记录可以证实是符合产品接收准则的,这个条款的实施尚不能认定是不合格的。

    已经可以认定的三星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项不是孤立的,从基于风险的方法来评价,这些过程都缺少了风险思维,因此按15版要求,认定其违背了”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5版6.1条款),也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要给三星质量管理体系写个评价,就是”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运行不正常,实施失效”。正因如此,三星不仅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其品牌信誉也受重创,失去消费者的信任更是无法用钱来计算的。

    我虽然不喜欢三星的产品,但我一直认为三星作为一个世界著名品牌,必有其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一批”铁粉”。三星只要不继续”作死”,就不会因此而死。昨天,三星在世人面前公布了化费大量人力、物力所得出的Note7爆炸的原因,並公布了其采取的”纠正措施”,即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八条电池安全检查措施;组建团队,专注于手机设备12个核心组件,如此等等,也就是为了告诉用户,包括潜在用户,三星已经认识问题所在,而且有能力来改正错误。

    一场因贪”快”,为抢市场份额而不顾科学规律,导致用户权益受到侵害,企业自身受到严重打击的”质量大剧”正在落幕,但真正考验三星的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后面的行动。三星还有许多路要走。

    这场”质量大剧”对中国企业也应引以为戒。类似的情节,中国的企业发生的也不少。我们可以自问:如果这样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能像三星那样不惜化巨资和大量人力去认真调查原因吗?能这么当着世人的面公开认错吗?能采取有力措施,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来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吗?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答案。对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恐怕都要补上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一课。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