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润身:质量科技工作者要保持质疑的风骨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18-05-07
  • 浏览量: 1,306 次

今天“嘉兴质量网”转载了两篇有关“质疑”的文章,很值得我们质量科技工作者关注与思考。

科学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的局限性;科学不可能有顶峰,它只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改进过程。因此,霍金说过:“科学的本质是疑问”,亦即质疑往往是重大科技进步的先导。

但是,北大的校长却说:“焦虑与质疑並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显然与上面的观点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

我是不赞成北大林校长观点的,我觉得这种话的水平,比小学校长还低。而且有我的切身体会: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个不断质疑的过程。

当年“零缺陷活动”很红火时,我头脑中就产生了疑问:企业生产产品,零缺陷真能做到吗?企业有必要真正达到零缺陷吗?于是我开始了质疑。

通过数学推导,我证明了从总体而言,零缺陷不可能做到;而且从质量成本角度,要尽量靠近零缺陷,企业投入会大大增加;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质量成本曲线的改进区,从曲线特征可见,此时适当增加一点预防成本和鉴别成本,就会使缺陷与质量内外部损失大幅下降。

我的质疑及观点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于是得到了国内外质量学术界的认可,成为质量经济分析领域中的一项创新。但我在与国内外质量专家学术交流时,则强调一项科学的创新並不意味着对另一个科学观点的否定,很可能只是一种补充和修正,就像我提出了《质量减损原理与方法研究》后,仍然非常尊重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理论的核心原则一样。

我还认为,对于一些伪科学,不仅要质疑,而且要坚决批评与抵制,否则就会被这些伪科学“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

比如,QCC活动,其核心无非三个方面,即满足员工高层次心理需要,创造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都来为实现组织目标作贡献的内部环境;使员工掌握改进的基本规律,即PDCA循环,並付之实践;通过简易统计工具的培训与应用,提高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专业技术更好发挥作用。

QCC活动由于其科学性,邀请日本的石川馨教授来我国推行包括QCC活动在内的全面质量管理,成为当年周恩来总理的一个遗愿。石川馨教授于1978年来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强调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QC小组活动。而且,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先后有两位国务院总理通过会议或批示对QC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表示了关注。其中一位总理的批示是:“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

但我国质量领域的“官办协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不搞形式主义是活不下去的。其中的一些“专家”为了便于掌控评奖的权力,舍弃QCC活动的核心原则,人为地把QCC活动复杂化、神秘化,打着所谓“团体标准”名义,无视国家关于严禁社会组织存在垂直关系的规定,以“国家奖”、“省级奖”为诱饵,强行推行这些违反科学规律的垃圾,导致我国的QCC活动形式主义倾向更趋严重,至今只局限在绝少数企业开展的恶劣后果。

我对这种做法深恶痛绝,早在1989年就在当时的《上海质量》杂志上发表“我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形式主义倾向探源”一文,对当时的QC小组活动做法公开质疑和批评,但由于时代局限性,这一质疑虽有震动,但最终未能奏效。

质疑始终未停。近十一年来,嘉兴市质量协会对这种伪科学的质疑和扺制更加坚决,从个人质疑发展到社团质疑。这正符合了科学的本质,回归了科技社团的宗旨。

此外,市质协多年如一日,不怕得罪权贵,对政府为企业质量背书,评选名牌产品的质疑等,都显示了“是可以证伪的”。这种科学质疑也是当前科技型社团比较普遍缺少的一种精神,其推动社会进步的后续效应必将逐步显现。

正因为市质协三十多年来在质量科学研究中始终保持了怀疑和批判精神,才使市质协自身更加有生命力。无论是支持市质协的还是反对市质协的,都承认市质协是有风骨的,有真本实力的。

创新与社会进步离不开质疑。质疑不等于怀疑一切,也不可超越法律的约束。质疑者自己首先要学习,有了能力才能提出令人信服,引发讨论和思考的质疑,推动科学的进步,这更是当前企业中的质量科技工作者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

如果连学习精神也没有,书也不想看,新理念也不知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做着几乎相似的工作,又何来学术交流与创新?更何谈具有质疑的勇气?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