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终身学习为了谁?
  • 信息来源: 嘉兴质量协会
  • 日期: 2018-06-02
  • 浏览量: 1,375 次

《王老师读书日日签》

终身学习为了谁?

 

我一直认为,孩子成为“学霸”是小概率事件,而“成材”则应是大概率事件。否则,这个社会上的人大部分是“次品”、“废品”,社会也不可能进步。

终身学习是“成材”的必要条件,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现在,不少成年人觉得自己这一生也就不过如此了。于是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孩子,把自己人生中未实现的愿望通过孩子来实现。但却忘了应该如何正确地培养孩子?

其实,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现实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价值观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今后的人生。

我为什么一直呼吁大家要坚持学习?除了学习可以多为社会作贡献以外,还因为学习的氛围对一个家庭而言,实在太重要了。

从我女儿能记事开始,她就看到她的爸爸经常读书、写作到深夜一两点钟。等她进入小学至高中毕业,除了星期天,我们全家在晚上严格遵守一条规则:不看电视。我和女儿在一张桌子边,她做作业,我看书。

我平时从来不辅导女儿作业,让她独立思考来完成。只有等每次考试下来,才仔细看她的考卷,对屡次出现的问题加以重点辅导或与学校老师沟通,甚至还用了波动图与排列图。后来,作业实在太多了,我每天把女儿的作业分成两部份。我认为非做不可的作业,就要她自己下功夫去完成,而一些可有可无的作业,我就代她做了,再让她抄一遍,有个印象,以保证女儿的休息。我把这个做法让女儿如实告诉了她的老师,并和她一起去见了老师,准备被批评几句,不料这位年轻的老师对我的做法大加赞赏,而且无奈地说:“现在学生的作业负担实在太重了,可是我们也没办法,学校都在比升学率”。

在女儿面前,我和太太从不提单位里一些不开心、不公正的事,更不抱怨社会,而是经常带她到新华书店买一些她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扩大她的视野;和她讲一些社会上发生的好人好事,使她始终保持热爱社会的阳光心态。

这样的氛围对女儿的人生态度很有利。我们也达到了教育目的,让女儿一辈子靠真才实学挺起腰杆做人,确实也做到了。

专心致志的学习并不是负担,更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而是一种永远响往未来的生活方式。一个人难免有烦恼、困惑,此时如果能拿起一本书来,静心专注地阅读,烦恼、困惑就会逐步缓解。当你从书中感悟到一些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时,这种喜悦往往是发自内心的,不可替代的。

学习不但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实践中学。学校里的教师是老师,实践中还有更多人生导师。我刚参加工作时的师傅,文化程度只有技工学校毕业,但她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教育了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没有经历过“拜师”年代的同仁,可以看看李幼斌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师傅”,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我对工人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技术人员要到车间去和工人师傅交朋友,学知识。

看到一些同仁省吃俭用,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在朋友圈里满腔热情地“晒娃”,自己却以种种理由不努力学习。有的人只有三四十岁,就说“我已经老了,学不进去了”,我常常叹息不已,这样对孩子会有什么好的影响?我见过不少这样为孩子拼命增加投入的例子。其实,父母花这些钱,仅是一种心理补偿,对孩子并无多大的好处。

我七十几岁了,还时感知识跟不上外部环境变化,也庆幸由于坚持学习,使我在身体其他机能退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中年人的思维能力。我只要一天不学习,人就难受。眼睛实在看不清了,就让太太读给我听。在QQ上写文章,已基本看不清字了,就把微信上的字放到最大,在微信上写文章,再请市质协的小王把我因眼睛看不清写错的字与标点符号修改后,发到王老师质量管理QQ群里。

我希望通过我每天读书的“日日签”和质量同仁分享心得,并告诉我的同仁们:一个年逾古稀,双目几乎完全失明的老人还在拼命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写于六一国际儿童节)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