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我所亲历的日本丰田公司“以人为本”的文化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18-11-04
  • 浏览量: 1,717 次

《王老师读书心得》

我所亲历的日本丰田公司“以人为本”的文化

我在日本参加全日本QCC代表大会时,发现有约几百名穿着统一工作服的代表坐在一起,那个整齐如一,那个聚精会神,犹似一道风景线,我为之深深震动。会议中间休息的时,特地过去问了一下,原来是丰田公司的,一共有四百名员工来参加这次大会。通过译员作了一个简短“采访”,问问他们参加会议的感受。答复是:“看了别人的成果,觉得回公司后还有许多课题可选”;“认识了自己的不足”。还有一位年轻女孩有点害羞地说:“觉得很光荣的,我们是从公司几万人中挑选出来的,说明公司对我的器重”。

我几乎每次去日本都要去丰田考察,员工的精神状态恐怕令任何一个亲眼目睹的人难以忘却。我甚至感到这是一种无声的文化宣传。

今天“嘉兴质量网”有篇关于丰田公司员工“着了魔似的”为公司贡献“小点子”的文章,其中一些描述,我也都亲眼见过的。如“不是去工作,而是去动脑,去展示自己的智慧”;“我提出这些建议,不是为了受表场,而是说明我有价值,对公司也有利”。而公司则强调:更看重每个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数量,看重提出建议的员工人数,而不一定要求员工的建议有多少直接经济效益。陪同我考察的一名公司高层管理者说:“员工有积极的心态,对公司更重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财富”。

丰田公司把QCC活动与“建议制度”及其他先进管理方法结合起来,并“不惜代价”把员工“放”出去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尤其是参加一年一度的QCC代表大会,已经坚持多少年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和我们座谈时,不无自傲地说:“我们公司每个地方都有QCC活动和员工建议的成果”。有一次,在丰田公司的一个洗手间里,看到用于如厕的员工洗手后取干手纸的上方,有一张统一印制的,精美的标识,上面写着“SAVE”,还有日文,估计是相同的意思,即“节约”。后来问了日方管理者,他说以前有些员工洗手后,干手纸顺手一扯就是几张,自从公司接受了一名员工的建议,贴了这个标识后,公司洗手间的干手纸节约了15%,对公司而言,这也是一大笔钱。我又问:“那么公司奖励了这位员工多少钱?”,这位管理者说,公司是按年度参加QCC活动与提建议的次数,在年终决定给有关员工晋级或奖励的。但是,员工更看重的是自已的照片有没有公布在公司或工作场地的“看板”上,如果有,他们会要求把看板拍个照,回家给家人看,以表示自己在公司“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说实话,当我看过日本的丰田、本田公司及在欧洲参加学术会议以后考察了奔驰等车公司后,再看看有些媒体宣传国内生产的汽车质量如何优秀,生产汽车的公司老总如何在电视中像美国克林顿那种架势的演讲,内心除了庆贺这些国内汽车公司的进步外,还总会涌上一丝悲哀。这种浮夸自大的宣传对踏踏实实提高质量究竟有什么好处?

我认为,丰田等企业尽管在近年来由于片面强调“拧干毛巾里最后一点水”,也出过几次“质量门”,但他们“以人为本”的文化,重视员工心态管理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