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放放:人也是有“质量”的—老人在泰国的一点感受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19-02-23
  • 浏览量: 1,145 次

《王老师读书随想》

人贵有自知之明

从元旦至元宵节,泰国的游客真如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挤得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尤其是中国游客多得吓人。泰国政府当然欢喜,大把大把的money收进来傻瓜才不高兴,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泰国政府鼓励商家员工学中文,免费培训。不过,看来这些中文教师水平也有限,芭堤雅的小贩,甚至按摩大妈见了任何中国人都称“老板”。我告诉他们,“老板”这个词,许多中国人都不爱听的,泰国人觉得很奇怪,中国人是“老板”啊,有很多很多的钱,声音也很响,怎么会不喜欢“老板”这个称呼?

在大大小小的餐厅里,经常可听见中国同胞的大呼小叫,如入无人之境,带来的小孩则在餐厅里追着玩,这种现象以北方一家子出游的最显特色。国外餐厅连说话都要轻声,以免影响他人。如此情景,外国游客和服务员虽不制止,却侧目而视,我们老俩口又气又羞。

按摩店里也是挤满中国游客。有一次,我正在做足底按摩,忽然进来两名中国年轻男游客,一进门就用中国话高声大叫:“打XX,打XX,多少钱?”,这两个混蛋真以为泰国是“到处充满色情”了。按摩店的妈妈桑严肃地对他们说“NO!NO!”,年轻人走了后,妈妈桑气愤地说了一句:“Chinese!”,忽然看见了我,连声道歉,我却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

在双条车上,最主动给老人让座的是欧美人,其次是泰国人。视而不见,连屁股也不肯挪动一下的是前苏联亚洲国家的游客与我们的中国同胞。相信也有肯主动照顾老人的,只是我们没见到。

许多泰国人表示不喜欢中国人,在泰国媒体上表示厌烦情绪。前些日子,六名中国游客一方面住酒店,而另一方面则装成乞丐在曼谷要钱,被泰国警方抓捕后,媒体大炒一阵子。而泰国政府则反复宣传中国游客给泰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解释这是“习惯不同”,要民众“忍迎”。

中国是强大了,是有钱了,但是教育却没有跟上,有些人以为有了钱就是“大爷”,就可吆五喝六,把泰国视作“蛮夷之地”,没有自知之明,连自己有几斤几两也不清楚,反而被人瞧不起。

我国是礼仪大国,出现这种情况,尽管问题只发生在绝少数人身上,却影响大国声誉。如何扭转中国游客形象?关键在于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我一直认为,其实人也有“质量”的。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