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用“货币语言”说话,站在老板角度谈质量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19-05-20
  • 浏览量: 1,503 次

《王老师读书心得》

用“货币语言”说话,站在老板角度谈质量

质量工作很难做。不少企业生产任务忙时,“没有时间抓质量”;生产任务少时,“没有心思抓质量”。质量工作者经常为之苦恼。

我们应该了解,老板内心究竟最关心什么?答案是利润,当然是合法利润,这其实无可非议。因此质量工作者要学会用“货币语言”与老板谈质量。比如,出了一批不合格品;客户有退货索赔时,质量部门应与财务部门及时沟通,这批不合格品报废或返工损失是多少钱?索赔损失多少钱?每隔一定周期,就应与销售部门联系,曾经来投诉、索赔的客户订货量有否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否与当时的投诉及索赔相关?这些损失用钱表示,最好由财务部门出数椐。又如,改进了设计、工艺、设备后,客户有什么反应?销售额增加了多少?如此等等。质量部门整理后,向老板(或老总,下同)报告。老板看了,由于质量问题,这么多钱白白没有了;由于质量改进,销售上升,顾客巩固和增加,利润也多了,恐怕对此仍无动于衷的是很少的。

如果老板问你怎么办,不要简单地回答:“重视质量,严加考核”。这样的回答对老板而言,既空洞又无意义。质量工作者应根据ISO9001标准的知识,指出造成质量损失的关键过程及现状,尤其是质量管理部门要深入现场,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加以归纳和条理化,指出关键因素。必要时,建议老板亲自去看一看,这样老板有了实际印象,有了充分的数据与信息,不重视也难。

然后,再向老板介绍QCC等改进方法,最好用实例说明。让老板知道,如果我的员工都能这样解决身边存在的问题,有了积极向上,不断改进的氛围,对企业发展和收益确有好处,老板对改进的方法有了更深入了解。他的积极性也更易调动起来了。

如果你的老板一时听不进你的建议,不要死盯着老板,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提,这样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要学会换位思考。尤其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矛盾都聚焦于老板,更应体谅老板的苦衷。除非影响大局,不可拖延的紧急建议,可以先把你的建议放一放,搜集更多的有说服力的质量损失事实与证据,隔一段时间再提;或者先向老板最信任的一些人做通工作,让这些人也感到你的建议是正确的。也许用不到你再次建议,老板已经想通并决定采纳了。

当然,质量工作者也不能就检验而检验,就体系而体系,只指出其他部门的差错。这样的结果很可能造成与其他部门或车间情绪对立,你的正确意见也不易被接受。要了解质量与生产、利润的关系;真正弄清楚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既指出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中肯的建议,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企业有关部门与车间解决实际问题。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才有更多机会与老板谈质量。

这些话,在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主编的《朱兰质量手册》(或称“质量控制手册”)中多有涉及。当年,我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时,英国BSI的秘书长对我说,审核一个企业,至少六至七天。我的老师戴维斯博士与杜尔博士还专门安排了一场“体系模拟审核”,让我参与。他们在审核中开放式、探讨式、系统化的,切合实际的提问与审核方式及业务功底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反观我们现在不少企业的体系内审,往往不敢与最高管理者、设计开发部门、销售部门深入沟通,短时间内开几个一般不合格项交差。这种内审报告,老板看了,空洞无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质量工作者不是简单劳动者,若自己的工作质量也提不高,怎么能使老板信服呢?

所以,要使老板重视质量,质量工作者也要多学习,培养良好心态,学会站在老板角度考虑问题。同时在重大原则问题,如涉及安全与正常使用的缺陷产品的把关,必须依法办事,忠于职守,并向老板解释若随意放行不合格品可能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站得正,立得直,真正为企业着想,才会与老板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需要,这在当前尤为必要。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