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再与《北京日报》和央视商榷:地摊经济为什么不适合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20-06-09
  • 浏览量: 1,546 次

【王老师学习心得】

再与《北京日报》和央视商榷:地摊经济为什么不适合?

因为是首都、是大城市,地摊经济就不适合?看看其他国家怎么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英国进修时,去了英国首都伦敦最有名的跳蚤市场,买了一件便宜得连自己也不相信的大衣,因为大衣是摆地摊的主人自己加工的;

前几年,到法国,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也有众多流动摊贩;而且法国把“地摊”细分为流动摊贩、固定摊位、节日市场、跳蚤市场,分别加以管理。

几次去日本学术交流,知道日本首都东京也有活跃的地摊,即跳蚤市场。

泰国首都曼谷也有著名的八大地摊夜市。

这些国家首都或城市并没有因为地摊经济而影响城市的定位与功能,也没有造成一片“脏、乱、差”。

关键是城市管理水平,自己管理水平跟不上,把发展地摊经济带来的城市管理应考虑的问题算在改革头上,算在老百姓身上,是一种不作为的托词。

急急忙忙给地摊经济套上“一哄而上”、“乱摆摊”的帽子,来鼓动其他城市来对地摊经济说不,这有点阴暗心理。

换个角度审视,“一哄而上”说明民间确实有这种需要;“一哄而上”更是对城市管理水平的一场“大考”。

在电商发达的情况下,参与地摊经济的人可能并不是很多,但它却表示了市场的活力,人间的烟火,改革的举措,囯家对低收入,尤其是失业群体的关怀。如果有序发展起来,电商与线下地摊互补,岂非更可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为什么这些道理,编辑先生们就想不到,会以各种理由公开反对或不作为?想扑灭“人间的烟火”?倒也发人深思。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