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向发达国家学习质量管理,不是“崇洋媚外”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21-08-03
  • 浏览量: 964 次

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2007年,曾多次受国家派遣,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考察工厂。而印象最深的则是德国与日本的企业质量管理。

这两个国家都是“二战”的战败国,在战争废墟上,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在短短二三十年中,迅速改变了本国产品质量形象,已有不少文章介绍,不再赘述。

这里,只想谈谈对德国企业的印象及思考。

德国企业不热衷于扩张,而是把精力集中用在提高产品质量,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现在人们称之为“工匠精神”。我的理解,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办好每一件事,好了还要好,永不满足。

我实地考察过德国奔驰等企业,德国的公司不只是设备先进。我现场看到的,及和他们交流中,总觉得德国公司员工做产品好像在专心做艺术品,那种欣赏自己产品的眼神,令人难忘。有一次我见到奔驰公司的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员工,拿着自己加工的一件产品在仔细测量,银灰色的头发,挺直的身板,专注的神情,就像一座雕像,那种美令人无法形容。

德国公司的一线工人基本都是技工学校出身,但他们从进公司开始,就有一个相当于“师傅带徒弟”的体制跟随着他们。“徒弟”经过再学习、再突践,能力提高,变成“师傅”了,就带新的徒弟,如此一代传一代,老技工的精湛技艺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好传统也就就这样继承下去。

德国公司的老板往往是公司中最大的“师傅”,因为许多德国公司的老板都是公司的创始人,和员工有很强的情感联系,而且自己也是本行业内行,甚至专家。这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德国企业的有些做法,我国也曾经有过。1965年,我大学毕业后,在车间当检验员,也拜了师傅,我的师傅是上海技工学校毕业的“老法师”(上海人对专业上有特长的人的称呼)。年纪不大,在工人中威信很高。

那时候“拜师”是很隆重的事,首先师傅要经过考察,看得中这个徒弟,不能由上级硬性分配。拜师时,我当着检验站全体人员的面,向师傅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这样才正式形成师徒关系,才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师傅不仅把他手中的技术看家本领都教给了我,而且教我要一生一世站着做人。

可惜像“师傅带徒弟”等一些好的传统,许多企业没有坚持下来,或者没有学习这些好传统,一心只想赚快钱。而当我们一些企业浮躁时,德国等一些国家的企业,却在踏实实做产品。

往事如烟;往事记忆犹新。所以我一直认为,产品质量赶超发达国家,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每一个企业、每一名员工做起。

向发达国家企业学习,不能只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在自己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结合国情,形成特色。尤其要建立国际化的思维,使企业和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比如,嘉兴市的新QCC活动,恐怕就是一个可以写入质量历史的典型案例。

承认差距,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为了在产品质量上更大程度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造福于千千万万民众,这应是起码的共识。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