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屠云飞:《质量管现过程重点转移及方法》学习心得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23-06-26
  • 浏览量: 1,858 次

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社会竞争和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实现高速发展,企业必须将质量管理提升至更高的标准。为了不断改善提升自身的竞争地位,企业还需要不断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结合个人在日常工作中的经历经验以及嘉兴市质量协会创始人王润身老师所教授的《质量管理重点过程转移及方法》一课的启示,总结出以下两个心得体会:

一、产品的初衷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

2020 年 6 月,我初次接触了氨纶空包纱(常称为空包,英文缩写为 ACY)。该纱线通过将外包纤维长丝与氨纶丝在同一时间经过不同的牵伸后经过特定型号的喷嘴,在高压缩的空气规律性喷压作用下形成节律性的网络点结构,完成空包。相较于传统的 DTY,氨纶空包纱中的氨纶组分具备独有的特性,特别是其高弹性的特点,超越其他规格产品。因此,氨纶空包纱被广泛应用于织布、弹力牛仔布、织带、袜子、内衣、花边以及弹性体育用品等领域。

随着我对氨纶空包纱了解的日益加深,再加上积极参与新产品申报相关的科技线工作,我对产品的市场分布有了更为充实的认知。我认为,常规品种的品质提升有助于销售部门进行市场推广,而特殊品种则应当由销售部门获取客户需求和细节,并由生产部门积极开发,以丰富产品结构。因此,在 2022 年 3 月,我们首次将产销客产品关系维护体系运用于 61dtex/72f+15D 氨纶空包纱的生产过程中。这一过程涵盖了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小批量试样,到工艺调整和大规模投产的全过程。始终坚持的原则是,销售部门传递客户需求,而生产部门致力于满足这些需求,以确保产品能够与客户需求相契合。

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在 61dtex/72f+15D 氨纶空包纱的生产和客户加工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进步。由于化纤市场具有周期性,该规格在 2022 年 10 月停产,因此我们应用的产销客产品关系维护体系也随之终止,当时并未推广至其他规格。然而,在聆听了王润身老师于 2023 年 5 月 27 日举办的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课程后,我再次坚定了产销客产品关系维护体系的可行性,并且扩展了其实施流程。

王润身老师的观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应重点向设计开发和营销转移。而在设计开发阶段,产销客产品关系维护体系起着重要作用。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我们需要系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例如产品规格、物性、用途、标准等,这是成功开发新产品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信息应用于成本降低(通过在非必要环节上缩减成本)、利润创造以及品质提升(在必要环节上把控品质)等方面,以提高竞争力。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该产品的生存能力将得到质的提高,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因此,当意识到上述信息的作用和重要性后,我们还应当扩大获取信息的手段。传统的手段包括客户提供样品、语言和文字描述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样品仅仅作为参考,只代表客户对产品的认可,但不能确定样品的品质是否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次,我们无法得知样品的生产环境和存储情况,而这两个信息对于产品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最后,语言和文字描述往往不够全面和系统化,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推进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市场接触人员(无论是销售还是生产)进行培训,让他们带着一项明确的任务与客户进行沟通,以获取开发新产品所需的所有信息。同时,我们可以设计问卷调查,对特定市场区域进行有效的调研,分析该市场的需求和利润空间,避免盲目地进行市场开发。这样的培训和调研措施将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获取市场信息,并为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依据,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质量的把控是提升效益的关键手段

自 2017 年 8 月开始,我参与生产工作近 6 年。我对质量管理的理解是,工作重点在于检验。就个人工作习惯而言,我负责来料检验、制程检验和成品检验,从而控制输入、转化和输出的过程。在制程检验中,降低不合格率往往是许多 QC 项目攻关的方向,我们车间也不例外,经常着眼于改善优等率、等品率、废丝率以及其他生产指标,以期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我们需要质疑的是,这些做法真的能够改善相关指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吗?

首先,来料检验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加弹企业而言,来料不仅包括氨纶、POY 等化学纤维,还包括生产设备、辅助设备等。这涵盖了六个控制因素中的机械、材料、环境和测量四个因素。我们需要通过全面的检验来控制这四个因素,控制这四个因素就意味着控制了它们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从而控制了它们对生产结果的影响。

其次,在涉及制程的品质控制问题上,我坚定支持以下观点:“不应一味追求降低不合格率,而是要考虑适宜的质量成本。”这一观点的基础是,我们可以容忍少量的不合格品存在,但必须将其隔离在工厂内。在制程中,为了降低不合格率,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投入更多的预防和鉴定的成本,同时,不合格率的存在必然伴随着故障成本。作为企业,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的是总体质量成本,而不是过度专注于不合格率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润是某一特定不合格率下能够产生的产值与该不合格率下的总体质量成本之间的差值。

最后,在制程中,我们将总质量成本和最大利润考虑在内的前提是严密执行成品检验,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隔离,以防止其流入市场对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在成品检验方面,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检验制度的执行可以确保向顾客交付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此外,我们还要对每一位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自身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并将自己视为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以实现个人质量管理目标。我们还应将成品检验的范围延伸至产品交付、运输过程和外包装的完好性等方面,将成品检验做到精益求精。成品检验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内外部的各类质量事故等实际情况来调整的,如与时俱进调整检验标准、检验做法等。在调整的过程中,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沟通可以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获取顾客的反馈信息,而内部沟通可以更加全面、快速地修正公司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成品检验的全套过程。

虽然疫情影响已经逐渐下降,但时代仍在快速发展,各国和所有企业对质量管理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每一次学习、每一个方面的探索都对质量管理从业者具有很深的启发。在本次学习中,我所得到的心得体会受限于我的个人经历和视野,难免存在偏颇和不足之处。然而,身在其中,我将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以行动回应自身的信念,紧跟企业的步伐、市场的变化和国家的发展,创造自身的价值。

对于同为质量管理从业者,我想说,我们应该多多接纳新知识,主动关注质量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积极应对企业所面临的挑战,适应市场的动态变化,以及国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和质量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让自己的岗位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效益。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