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日期: 2016-05-28
- 点赞: 0
- 浏览量: 3,277 次
“记住,不要和地方打招呼”,“看看他们没有准备的地方”。这是温家宝同志在2010年发表的《重回兴义忆耀邦》一文中引用的,胡耀邦同志对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温家宝在调查研究出发前的叮嘱。
胡耀邦同志逝世已经二十七年了,这位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时时被人们怀念。他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至今影响着无数党的干部。
前天,各大主流网站都刋登了嘉兴市胡海峰市长事先不打招呼,实地暗访,深入基层调研的报道。不禁使我想起温家宝同志当年《重回兴义忆耀邦》的文章。重读此文,感慨万千。
“不打招呼”,正如温家宝同志文中所述,“不仅可以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正确的领导,减少领导工作的失误,提高干部的素质,促进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
在当前社会风气下,干部调查研究,即使想“不打招呼”,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形式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一些部门和地方,形式主义已成痼疾。当然,质量管理也莫能幸免。形式主义被人民日报近日发文称为:“最大的政治不正确”。搞形式主义者,总想千方百计掩盖真相。有些地方,领导未到,通知先到。准备工作充分到让领导看哪几个车间,去哪几个家庭,问哪几位群众,被问者该说什么话,都安排好了。这种作秀,领导干部根本了解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老百姓也对此嗤之以鼻。因此,“不打招呼”,既要有官员的决心,也要有民众和與论的监督,才能成为政坛的一种新的常态。
胡海峰市长“不打招呼”的调查成为新闻,反证了现在“打招呼”的调查还不少,也传递了一种信号,一种导向。但愿各地各部门都能经得起这种“不打招呼,实地暗访”的调查,使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弄虚作假无路可走,社会共同拒绝作秀,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