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润身:质量管理学习的方法论
  • 信息来源: 嘉兴质量协会
  • 日期: 2017-12-22
  • 浏览量: 2,179 次

质量管理是一门系统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因此,在当前依靠高等院校的质量管理教学,学习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一种比较成熟的看法是,最好具有工程技术类学历人员,或者虽然没有工程技术类学历的,但在企业较长时间从事生产技术类管理工作的人员,再学习质量管理,就会起到“1+1>2”的效果。

 

我在讲《六西格玛管理》时,有一位化纤公司管理人员对我说:“今天讲的缺陷率对我启发很大,我们的产品,标准允许毛丝不超过4个,单位产品无论是没有一个毛丝或者有4个毛丝都算合格品,但客户的感受就会不一样。有时候,同行之间的竞争力也就在这些缺陷上。”还有一位饲料公司的副总经理对我说:“我们饲料的原料玉米,在有些季节,含水率很高,但我们从来不测试玉米的含水率,更谈不上根据原料的含水率来修改工艺参数,结果造成输出的饲料发霉。我现在体会到六西格玛管理强调对输入进行测量的重要性了。”我听了很高兴,说:“这就是学习的进步。”

 

有一位机械公司的管理人员在课间休息时,问我:“王老师,六西格玛管理的SIPOC中的供方(S)和顾客(C),在我们公司内部生产中,可否理解为供方即本工序的上道工序,顾客就是本工序的下道工序?”我说:“说明你在深入思考了。”

 

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听完一门质量管理课程,不大可能一两天的时间就会全部听懂,但若听课时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把体会最深的一点,与生产或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就是收获。若能回公司后,加以应用,又会发现还有一些不明白之处,带着问题,再争取机会第二次来听教师讲课,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条件允许的话,再听第三次,则会感觉到教师传授的知识可以应用到生产与实践的还有更多,直至融汇贯通。日积月累,对于公司发生的有关问题形成“第一反射”,这样的质量管理人员,无论在哪个企业都会受到欢迎。

 

由于质量管理的系统性,任何一位好的教师通常会将其质量管理知识,分成多门课程;而且相互关联,并且在讲每门课程时,有意识地与其他相关课程联系起来,以引发学员思考。如讲ISO9001,就会联系到质量检验、产品设计开发准则、工艺纪律、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商控制、QCC活动等。如果一位质量管理教师,只能讲其中一两门课程,而且套用许多新新名词,甚至用上级部门的一些规定来作为“科学”代替教学内容,往往会“误人子弟”。现在,这样的“培训、咨询”很多,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本质的认知,导致在实践中形式化。企业管理人员也不要以为学习一两门课程就能成为质量管理的“内行”,应该看到,质量管理的内涵很丰富,而且在不断发展,好的教师自身也在持续学习。所以,学习质量管理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断深化,多侧面学习的计划。

 

质量管理科学不是孤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一门“边缘学科”,与其他科学有着密切联系,如高等数学、管理心理学、系统学、哲学等。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质量管理事业的同仁都应博览群书,深入生产、工作第一线,向工人师傅学习,扩大知识面,才能提高自己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反应速度和能力。

 

所以,认识到质量管理科学的属性,下苦功夫学习,不断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并结合实际学一点,用一点,坚持数年,必有效果。虽然很艰辛,但很有意义,养成习惯后,对子女也是一个学习的榜样。这也是我的一点体会。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