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质量检验不重要了吗?
  • 信息来源: 嘉兴质量协会
  • 日期: 2018-06-07
  • 浏览量: 1,243 次

《王老师读书日日签》

质量检验.ISO9001.TQM

有的ISO9001:2015标准的辅导文章或培训中说:“随着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质量检验在15版标准中被淡化了”,这是严重的误解。

在15版标准中,质量检验根本没有“淡化”,不仅保持了08版标准中对质量检验的要求,还通过一些条款的要求,对质量检验适当加以强化。

在标准8.6条款中,强调“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现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得到满足”,这就是质量检验规程(文件名称不强制)的策划和质量检验实施的要求。

在这个条款中,还强调“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请注意这里用了“不应”这样的禁止性用词,进一步明确了质量检验部门在“产品放行”上的权威性。

这个条款还要求检验的结果“应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成文信息”,即检验记录。这是产品合格或达到规定质量等级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椐。同时要求这个检验记录可以追溯到产品和服务放行人员的信息,这包括原辅材料、各道工序的结果及成品,是谁检验的?用什么方法检验的?检验了哪些项目?经过什么评价而同意放行?这些要求在标准9.1条款:“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中又通过“应”这个词加以明确,即必须做到。这其实对质量检验人员做好检验记录提出了更高要求。

质量检验时的“接收准则”不是由质量检验部门制定的。15标准的8.3.5条款“设计和开发输出”中,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即“设计开发输出”要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规定产品和服务特性,这些特性对于预期目的、安全和正常提供是必需的”。这就告诉人们,不仅“接收准则”,还包括类似“检验规程”的文件,都应以设计开发部门为主制定。除非产品或服务适用国家强制性标准,或者顾客提供了“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且已经过评审,供需双方在没有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前提下形成了约定,才不需要“包括成品的接收准则”。

设计开发部门有可能对检验的依椐,即“接收准则”或“检验规程”考虑得不充分、不适宜。标准8.3.4条款“设计和开发控制”的要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即在“接收准则”或“检验规程”没有被批准投入使用前,要经过评审、验证、确认。这些过程,设计开发、质量检验、销售、生产等部门都应参加。

15标准中对质量检验的设备及人力资源也都通过条款7.1.5和条款7.1.2、7.2、7.3提出了要求。

此外,鉴于“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15标准的5.1.2条款强调“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而ISO9000中指出“顾客”还包括“内部顾客”。在企业中,要按“顾客”定义,强调“接收者”就是顾客。正如我以前所述,技术文件的接收者是车间或工地的操作工,那么操作工就是制定技术文件部门的“顾客”。下道工序就是上道工序的“顾客”。正因如此,不仅是质量检验部门要做好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各个过程的结果产生后,相关部门及人员也应做到自检、互检。也正因如此,15版标准条款8.1“组织应通过以下措施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中就规定“组织应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其中b)为“产品和服务的接收”,亦即在运行的控制中,在适当的阶段也应按策划的“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进行检验。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质量检验如此重要,为什么ISO9001标准自始至终未提”质量检验“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标准条款1“范围”的规定,这个标准“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因此,不仅工业企业适用,服务业也适用。如学校、酒店、医院、物业公司等等同样适用。但因类型及服务不同,标准若统一使用“质量检验”名称就不适合了。要求和内涵是通用的,文件名称是灵活的,一般是因行业制宜的。

可惜的是,不少企业对质量检验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批量生产企业因某项质量特性的检验设备价格较贵,不舍得配备。产品出厂时,公司自己不检验,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送样检测,自以为既把了关,又省了钱。为此,我经常提醒这些企业:“仔细看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上面写着检测结果只对来样负责”,即只能证明你送的样品是合格的,不代表批量生产的产品也是合格的。万一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或企业之间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经济纠纷,引发诉讼。这样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在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基本上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最多为自己“主观上没有违法故意”增加一个非常薄弱的证据。

我一直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改进过程;而ISO9001是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质量检验则是实施ISO9001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现在,有的企业在管理上不重视基础工作,追求管理名称“高大上”,就像一座大厦造到十八层了,而地基只够两三层,在这充满风险的年代,能放心吗?

所以学习、贯彻ISO9001标准与学习、实施质量检验不能分开,而且学习要肯吃苦,才能辩别真伪。至于那些说ISO9001新版标准“淡化”了质量检验的话,更是外行了。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jqca2004@163.com)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