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18-10-10
- 点赞: 6
- 浏览量: 2,570 次
《王老师读书随想》
培育泱泱大国公民的君子心态
昨天,“嘉兴质量网”一篇“趁杨振宁先生还在世……”文章,对伟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作了全面评价,对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作了澄清。阅后沉思良久,这是一个涉及国民心态的大问题。
杨振宁先生是世界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于2000年评选出来二十多位人类过去千年以来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中唯一尚在世的科学家;被美国物理学界公认的继爱因斯坦、费米以后的第三位物理学大师。他不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对人类文明,对中国的科学贡献也可用“巨大”来比喻。
我一直很敬佩杨振宁先生。不仅是他的学识及谦谦君子风度,更佩服他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尤其是在反对建造超大对撞机上的敏锐洞察力与真知灼见,即使对不是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人,也是值得学习的。
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自从在82岁时娶了28岁的翁帆,就被一些媒体和国人辱骂、讥讽、造谣,糟蹋得面目全非。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翁帆与杨振宁先生早已结识,并在世界物理学术会议上负责接待过杨振宁夫妇,此后又有书信往来。翁帆家境十分富裕,本人也是一位“学霸”、博士。在杨振宁夫人去世后,翁帆自愿与杨振宁结合,尽管年龄差异很大,但这是他们双方的选择,并非权色、权钱交易,合法合理。这种属于个人隐私范围的事,应该受到尊重。
可以说,由于翁帆的照顾,使杨振宁为世界,为中国作科学贡献的时间得以延长,以至杨振宁先生九十六岁了,还能坚持科学研究,乃至发表演讲,为本科生上课。而翁帆则在与杨振宁先生的共同生活中更加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内涵。
在国外,个人隐私受到尊重和保护是通行规则,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和人是否文明的标准之一。两个不大熟悉的人,即使是“您今年几岁了?”,“您妻子在哪儿?”,“您每月多少工资?”等等此类的问题都属于隐私范畴,不能轻易发问,否则就是失礼。对此,我在《管理人员基本礼仪》这门课程中也曾多次讲过。
但在国外发达国家,有一种人的“隐私”必须公开。那就是官员或政党候选人,不仅包括个人生活,还有家庭财产等等。即使当了“总统”也不能例外。比如当年美国的总统克林顿由于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拉链门”事件,受到弹劾,世界轰动。这对官员也是一种约束机制。
我国反腐败斗争中落马的官员,许多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或巨额贪污受贿,包养情妇少则几人,多则一百多人。但相当多的国人和媒体现在对此关注度已经不高,觉得落马官员受贿几百万也不稀罕,如果没有情妇反而不正常,而对杨振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的个人隐私却津津乐道,胡编乱造,使国之重器蒙尘,不禁令人扼腕,这个社会的心态必定出了问题。
我国要实现自力更生;实现质量赶超,需要更多的像杨振宁这样的科学家和科学精神,对踏踏实实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的科学家,我们要发自内心尊重与弘扬。而对一些依靠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而上位的人,无论他嘴上说得多么好听,无论他是否已终被发现,无论他多么有权有势,都应发自内心的鄙视。这才是泱泱大国公民的君子心态。
心态决定了一个人观察外部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进步必须有阳光心态、君子心态的支撑。对杨振宁先生的评价应该有如此心态,对其他人和事的评价亦应如此。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