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老师:从“马爸爸”到“过街老鼠”的感想
  • 信息来源: 嘉兴市质量协会
  • 日期: 2020-12-21
  • 浏览量: 1,263 次

昨日的“马爸爸”,现在成了“过街老鼠”,我的脑子一下子有点转不过弯来。

终于弄明白了,原来互联网巨头们搞了垄断。反垄断是为了老百姓,为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那肯定是正确的,批评其垄断也是应该的,十分必要的。

但以前为什么马云被称为“马爸爸”?当时我就觉得有点肉麻,至少我从来没这样叫过。我只是感到马云很聪明,反应快。支付宝不仅国内欢迎,在许多国家也得到广泛使用。我个人也很喜欢使用支付宝,不仅方便,而且在国外使用,汇率也略高一点。

再仔细想想,当初捧马云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的是一些媒体,叫他“马爸爸”的也是媒体,现在骂互联网巨头最厉害的又是这些媒体,咬牙切齿,恨不得踩上一只脚。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除了民营的互联网巨头垄断,国有企业巨头们难道就没有垄断?比如,存款、贷款利率都是银行说了算,民众存款利息还没有物价涨得快,而且银行往往对民众与小微企业的贷款还不屑一顾。互联网巨头看准这个商机,或者说钻到了“空子”,抢了银行生意,想出什么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有什么余额宝、花呗、借呗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银行“催化”的结果。过去一些媒体说“马爸爸”们的点子是“创新”,现在则变成了“割韭菜”。“马爸爸”们的身份也变成了“地主”、“资本家”。

老百姓是什么便利就选什么,用脚来投票。而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又没及时跟上,过于宽松,才进一步促成了互联网巨头们垄断赚大钱。

在反互联网巨头垄断时,国有企业巨头对自己的垄断就不应反思?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如何参与市场竞争?至少银行应想想,从中吸取点什么教训?不能自己竞争不过别人了,就把责任都推向別人垄断。

所以,媒体在反互联网巨头垄断时,也应反反国有企业巨头的垄断,资本决不能凌驾于监管之上,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文章中有个观点值得重视,即如何在推动市场竞争与保持创新活力之间求得平衡?也许这才是这场反垄断的真正意义所在。

原创文章,码字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阅读、转发朋友圈。如有媒体拟转载,请联系(0573-82086793)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