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
- 日期: 2016-05-17
- 点赞: 0
- 浏览量: 2,250 次
规范一点的说法是阿里巴巴被国际反假联盟“暂停会员资格”。至于停到猴年马月,谁也说不上来。
阿里巴巴冤不冤?有点冤!
阿里巴巴只是假货较多的电商平台,而並非是源头假货生产者。马云也确实有打假意愿,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商人,没有执法权力,也没有那么多商品的检测力量。更何况带头发难的古驰等国际品牌本身与阿里巴巴有过宿怨,並非像他们自己表白的‘’耻于为伍‘’那么清高。相当程度上,是复杂的商业利益使然。就此而言,阿里巴巴有点冤了。
阿里巴巴冤不冤,不冤!
淘宝上的假货确实较多,连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这么认为。“我家的假货数不清”,不是一句唱词的改编,而是实情。再加上美联社这个“美帝国主义”的“喉舌”,居然发现IACC的主席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廹使IACC承认:“与阿里巴巴存在利益关系”。这样,不赶走也得赶走了。否则这个全球非营利性反假组织颜面何存?所以不冤。
因此,虽然冤与不冤的因素交织,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冤的。阿里巴巴被弄得如此被动,确实反证了我国打假任重道远;反证了商人必须清清白白,否则就是这么一个结果。
马云也要得个教训,别太高估自己的能力。如果忽略了政府责任,没有政府部门的强力作为;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力支持,阿里巴巴的打假注定成为堂吉诃德式的悲剧。若是IACC主席持有阿里巴巴股票一事屬实,更是一场无视规则的丑剧。
如何办?既要解决就业问题,又要消灭假货,看上去好像有点矛盾。
其实,打假就会造成一大批人失业,这是一个伪命题。即使是淘宝商家,有几个是真正想卖假货的?
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如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打假的决心。尤其是执法部门要悋尽责守。
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因为对假冒伪劣心慈手软,而使经济健康发展的。即使是曾经造假起家的一些温州商人,也已开始金盆洗手。名声臭了,人家都不敢接近你。尤其是涉及质量安全的商品,许多人宁可价格贵一点,也要买进口货,虽然有了关税新政,也照样阻挡不了海淘大潮。
国货中也有真正的名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譬如高铁、华为手机、老干妈辣酱、马应龙痔瘡药膏等等。说明中国人不是做不出好产品。而是缺少好的质量文化与公平竞争的环境,一些行政监管部门的心思用错了地方。
因此,总理推动的这场“品质革命”显得更为必要。